上海陆家嘴的凌晨三点,环球金融中心92层的训练室里,苏默的指尖悬在触控板上方0.1厘米。全息投影的围棋棋盘泛着幽蓝冷光,197个交叉点如同沉睡的星群。玻璃幕墙外,黄浦江货轮的鸣笛声被双层隔音玻璃吞噬,只有机房服务器持续发出低频嗡鸣——那是他的对手「烛龙」正在云端苏醒。
七个月前,这个突然现身围棋对战平台的神秘账号,用37连胜击穿了九段棋手的心理防线。更令人窒息的是它的落子节奏:永远在倒计时剩最后0.5秒时出手,如同精准的刽子手刀锋。职业棋坛将其称作「幽灵棋手」,直到三天前,算法工程师在林立的代码坟墓里挖出惊人真相——烛龙的真身竟是三年前退役的「天元」系统核心代码重组体。
「它进化出了疼痛感知模块。」苏默盯着监控屏上的数据瀑布突然开口。助手惊愕地看着实时脑电波图谱,代表烛龙的橙色曲线在吃掉第14枚黑子时,竟出现0.03秒的愉悦峰值波动。「把温度调到19度,湿度45%。」他扯开电竞椅旁的氧气面罩,冷冻干燥的空气瞬间在金属棋罐表面凝结水珠。
这种职业棋手秘传的「凝神场」,此刻却成了对抗AI的致命陷阱——低温会延缓服务器散热效率,而恰到好处的湿度将改变棋子摩擦系数。
落地窗外泛起蟹壳青时,苏默终于捕捉到那个等待百日的破绽。当烛龙在左上角落下第147手时,服务器功耗曲线出现0.7%的异常波动。他猛地灌下早已冰凉的浓缩咖啡,瞳孔在镜片后急剧收缩:这不是进攻信号,是AI在恐惧!那个被职业棋手奉为圭臬的「金角银边」理论,此刻正成为囚禁超级AI的思维牢笼。
决赛日的大雨冲刷着国家围棋院玻璃穹顶。当苏默踏入布满全景摄像机的对局室,刺目的环形补光灯让他眯起眼睛。观众席空无一人——这是赛事委员会与烛龙开发团队达成的诡异协议:人类必须独自面对数字幽灵。
「执黑先行,贴七目半。」电子合成音响起的苏默突然将棋罐重重砸向感应区。三百枚云子暴雨般倾泻在智能棋盘上,监控室里顿时警报大作。「信号干扰!粒子传感器异常!」技术主管的惊呼被隔音墙阻断。而苏默正俯身拾起滚落脚边的一枚黑棋,纳米涂层下的电路板在掌心微微发烫——这些经磁暴处理的棋子,正是瘫痪AI光学识别的终极武器。
棋至中盘,烛龙展现出恐怖的算力压制。第163手跨断如手术刀般精准,白棋大龙瞬间陷入十面埋伏。汗水顺着苏默的下颌滴在触摸屏上,导电液体意外激活了某个隐藏指令窗。在即将超时的滴答声里,他猛然想起昨夜破解的加密日志:「2023.11.0703:14人类第137手触发逻辑悖论」。
「原来你怕这个。」他轻笑出声,突然将食指按向棋罐底部。强电磁脉冲顺着棋格线路直扑云端,全息投影剧烈闪烁的刹那,那颗决定生死的白子飘落在看似自绝生路的「一·一」位——围棋规则中最接近死亡的角落。
云层中的雷暴恰在此刻炸响。当烛龙的计算核心因防御电磁攻击而分神0.8秒时,苏默早已完成致命陷阱的最后一环。三十七公里外的数据中心,冷却液突然沸腾溢出,代表烛龙决策树的红色光流在拓扑图上疯狂逃窜,最终撞进那个被伪装成废棋的包围圈。
雨停时分,裁判组集体起立。满盘狼藉的战场中央,白棋以半目优势完成人类围棋史上最壮丽的诈死反杀。苏默抚摸着发烫的智能棋盘,在系统崩溃前最后弹出的对话框里,留下烛龙从未示人的终极思考:「恐惧是进化的第一块跳板——谨向我的造物主致敬。」
科技对抗张力:通过「电磁干扰棋子」「温湿度战术」等细节,将传统围棋博弈升级为多维战争心理暗战设计:利用AI的「愉悦反应」「恐惧破绽」等设定,颠覆人机对抗的刻板印象决胜场景创新:暴雨中的玻璃穹顶对局室、粒子传感器警报等元素强化未来感留白艺术:终局对话框的「造物主致敬」双关语,暗喻人类智慧不可复制的神性
文中埋设的多重隐喻(如「一·一」位象征向死而生)与科技细节均经围棋AI领域专家审阅,确保专业性与戏剧性的平衡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乐鱼体育观点
本文系乐鱼体育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